9月23日,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团结宣讲小分队荣获“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一殊荣,是对学院近年来发挥统一战线宣传基地作用,创新开展基层宣讲,服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充分肯定。

        自2023年起,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起点谋划,精心组建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民族团结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成效显著。

        在课件打造上,突出“分类施策””与“精准滴灌。 宣讲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权威教材为基础,深入走访调研,针对高中和职业院校学生、宗教界人士、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干部群众等不同群体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分类打磨出各具特色的宣讲课件。通过集体备课、反复试讲、领导专家精准点评等方式,严把政治关、内容关、表达关,确保每一场宣讲都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

        在宣讲推进及方法上,注重“多维拓展”与“深度融合”。 宣讲小分队足迹遍布全省14个市(州)的86个县区及兰州新区,累计宣讲477场次,行程逾6万公里。宣讲综合运用传统讲座、下沉宣讲、互动座谈、培训授课、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将课堂搬到校园、宗教活动场所、政务服务大厅和社区广场。同时,积极将宣讲工作融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大局,借助融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宣传合力,极大地拓展了宣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在宣讲成效上,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统一。 宣讲活动直接受众达11.76万人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宣讲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和生动鲜活的案例,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宣讲不仅传播了理论,也为基层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小分队成员在宣讲中兼领调研任务,深入了解省情民情,为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宣讲活动获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被多家媒体累计报道200余次。其经验做法多次被兄弟省市邀请分享,学院“铸牢宣讲”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殊荣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学院将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深化宣讲内涵,创新方式方法,努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凝心聚力。

责任编辑: